当代中国,类似此前成渝两地在一省之内双雄并存的绝非仅有。沈阳与大连、济南与青岛、福州与厦门、广州与深圳、南京与苏州、郑州与洛阳等等。但像重庆这般
很大原因在于当时整个四川的经济都薄弱,“锅里”干粮少,大家吃不饱,只能一味先把“碗里”填满,所有资源使劲往省会所在地成都刨。
“在我的几十年人生中,沉痛地看到自己所喜爱的这座城市曾经一步步被迫走向“衰落”。基于难过,更基于对未来重庆的期许,我想说说在我眼中这个大城市的那一段“衰落”的历程,希望也能帮助大家清楚了解那段往事...”来自一位深爱重庆的倾诉者。
客观来说,虽然有过不少的高光时刻,但在漫长的古代社会,受限于在当时并不优越的地理环境条件,“巴不如蜀,常被边缘化”,是不争的事实。
直到19世纪末开埠,揭开了重庆的崭新一页,基于便捷的水运条件,重庆的工商业在西南地区得到了率先发展。
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抗战时期,重庆独特的地理条件又为它赢得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
国民政府西迁,大量东部工商企业及科教文化机构涌入,一举奠定了重庆在中国尤其西部地区的优势地位。
在这个特殊时期积淀的各方面基础实力,令重庆在国民政府重新迁返南京之后若干年,仍能确保中央直辖市地位,并理所当然成为西南大区所在地,直至1954年。
1954年,重庆与天津、南京等大城市的直辖地位不再,西南大区各大机构迁往成都。重庆划归四川省恢复省辖市,至此,重庆的强势发展似乎已经很难延续。
而同时期,一五期间156个重点建设项目,成都拿下五项,因此奠定了四大电子工业基地地位。
三五期间,以成都为中心发展航空工业。以后又建设了当代中国装备级别最高的重型机器制造厂,兴建了一整套电站设备制造基地,以及核科研工业体系。
难能可贵的是,直到20世纪八十年代初,作为一个传统工业城市,重庆工业一直都紧随上海、北京、天津、武汉、广州、沈阳,位列全国前七。
在当时的川内,重庆拥有传统的冶金、机械、化工、仪器仪表等重工业,医药、纺织、食品等轻工业,因此仍能保持一定的比较优势。
重庆钢铁公司的船用钢板、锅炉钢板,西南铝的铝板、铝材,建设厂的军品及比赛用步枪等质量优异,三企能各获得三枚国家产品质量金质奖。
改革出版社1991年版《中国重要经济实力排序要览》一书中提到:重庆企业在固定资产净值并不占优的情况下,表现依然抢眼。
“用行政办法管理经济等弊端对重庆发展的巨大束缚”的声音开始出现。在此背景下,中央英明决策,1983年,重庆在我国率先试行市带县,并实行计划单列。
按道理,在经济上“计划单列”的重庆应该轻装上阵,突飞猛进了。然而,此后重庆的发展遭遇了前所未有的阻力,有人形容重庆这段时间迅速“衰落”。
究其原因,或许是在很大程度上,正因为计划单列,反而被“设陷设障”“刻意打压”了。
有常识的人都知道,工业发展,或者向资源产地集中,或者向基础较好的大城市集中,形成积聚效应。
重庆工业在西部有最好的基础。但出人意料:从1983年到1997年整整十四年,四个五年计划周期(六五-九五),前后数百个国家重点建设项目,重庆地区除了西南铝改扩建项目得到扶持,没有兴建一个重大工业项目。
有人分析,当重庆市与四川省一道向中央联合申请项目时,项目多半会获批,但是,像玻璃厂,落地成都,聚酯厂定点自贡,炼油厂后来落实到彭州。
重庆实行“计划单列”伊始,江湖有了四川会东西分治的传言。也是在这时期,四川开始将分散于省内各地的一些重要工业迁往成都地区。
四川境内原设三个以国防科技工业为背景的所谓“工农区”。乐山“金口河工农区”,以核工业为主,距离成都较近,属于传统成都势力范围,那里的红华化工机械公司理所当然迁往成都,位于乐山的西南物理研究院也随迁成都,成都因此完成从科研到生产的核基地架构。
成都的航天工业基础本不及重庆。成都原来只有一家始建于一五时期的新兴仪器厂。而重庆除了拥有卫星遥测设备厂(巴山仪器厂),在江北、石桥铺等地布点有航天研究所、计量站等,另外,长空工业公司、江北工业公司均属航天系统。
位于达州-万源崇山峻岭之间的“白沙工农区”是航天基地。对外称四川航天工业总公司,计划经济年代是国家强大航天工业基地之一。由于距离重庆相对成都更近,一直视为重庆的势力范围。国家三线办规划将其搬迁重庆,并拟组建航天工业第七研究设计院(或“西南航天设计研究院”)。最终迁至成都龙泉驿,就是今天的航天科技集团第七研究设计院。并且将江北、石桥铺的航天研究所、计量站,以及长空工业公司、江北工业公司也一并迁往。
只给重庆留下了一家巴山仪器厂和半个重庆航天机电设计院,而成都一夜之间建成国家重要的航天科技工业基地。
位于广安地区华蓥山脉的“华蓥工农区”,以光学工业为特色,是兵器工业基地。直接为重庆兵工基地企业提供产品配套,是重庆兵工基地的有机组成部分。但在三线调迁中,“华蓥工农区”九家光学工业企业,只有华光、明光两家迁往重庆基地就近配套,其余迁往成都等地。
1997年重庆直辖时,重庆只有一条通往原省府的成渝高速公路。一直无其他高速项目。
而此时的成都除了成渝高速公路,已经开通绵阳、都江堰等周边城市的共计五条高速公路。
包括线路规划建设、站点规划设计、路线设定、甚至票价,都... 关于铁路方面,已有人历陈其痛,此处就不多言。
在成都兴修一环路时,重庆还在烧煤球,住吊脚楼;成都修二环路时,重庆却拿不出钱来修一条滨江路...
重庆既要向中央上交税收,又要向省里上交税收。而自身的城市建设却相对落后,也在一定程度上让直辖之初的重庆,被外地游客戏称为中国最大的县城农村。
很多人或许产生疑问:曾经是抗战时期大后方文化教育高地的重庆,在2005年前进入211工程的100来所重点大学中,为何只占一席?
建国初,重庆高教在西部确实有优势。不论是高等学校数量,还是高等学校办学水平,周边城市只能仰望。
以原中央大学为班底的重庆大学是当时少有的学科齐全的全国知名综合性大学。后来,院系调整时,实力雄厚的重庆大学被拆分。其法政、建筑、农学留在重庆,以此为基础,逐渐发展为以后的西政、重庆建大、西农;其财经、地质专业并入成都两所学校,大大增强了两校实力(西南财经大学, 成都理工大学)。
到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在95所(有人说96所)全国重点大学中,重庆占到四所:即重庆大学、西南政法学院、重庆建筑工程学院、西南农业学院。同期成都的全国重点大学也是四所:四川大学、四川医学院、成都电讯工程学院、成都科技大学。数量上渝蓉持平。
四川大学文理齐全,有综合性优势,但重庆大学的机械、采矿、电气、计算机专业特色突出,工科排名全国列前;成都电讯工程学院的军事电子方向的专业实验室受到了国家大力扶持,而重庆建筑工程学院由于多年积淀,在国内专业建筑院校中独占鳌头;四川医学院口腔医学有世界级声誉,而西南政法学院在中国则有“法学界黄埔”美誉。
遵循“一城独大”的原则,原来分散在四川省内各地的有潜质的高校迅速向省府集聚。川农,西南交大,西南石油大学...都迅速壮大了成都的高教实力以及国家重点实验室。
西农和川农的角色互换。西农本是国家重点大学,但省上着力发展川农,政策、资金、项目全方位扶持。211初评开始以后,川农顺利入围。
211大学评选掺杂着多方博弈。成都有五所院校一举进入了211工程,笑傲西南。
而缺少了省级政府的举荐,建大并入重大,搭车进入211,失去了一块金字招牌;西农、西师合并,终于在2005年跌跌撞撞进入211。
高校建设有马太效应,而重庆的高等教育实力和影响力其实原不该是今天这个局面。
众所周知,在中国,成渝地区是城市化较早的区域。从20世纪七十年代官方出版的地图可以看到:同长三角、株三角、京津地区、辽中南地区一道,成渝地区被列为中国城市化最早区域。
但四川省内在发展时,最先规划的先行发展一条线不是成-渝,而是乐-成-绵。
并在系列政策加持下,众多企业、单位大区机构落地,也就必然首选了省会成都鼎博官方网站。
有人解读此举为:重庆迟早会“分离”出去,何必大力发展重庆(以及可能并入未来重庆范围的其他地市)。
到1996年,重庆在自己长期拥有较大优势的工业领域首度被省会成都超越,商业陷入萧条,高教不卒忍睹。
当然,不论是有意为之,还是历史使然,发生的终归已是发生了,谁也不能改变什么。
97直辖后,重庆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机遇,中央开始直接投巨资扶持,重庆的城市建设、交通建设、产业发展等都走上了快车道。
客观上讲,时至今日重庆还与成都有一些差距,这些差距的产生有很多因素,也不单单是四川时期的原因,我们都该正视这些差距。
在国家战略下,重庆与四川所组成的四川盆地,实质上已成为了国家坚实的“战略腹地”。
川渝既在合力,又存在长期的竞争,在竞争中谋发展,也才是城市良性发展的必经之路。
以上内容主要部分来源于一位老者的讲述,原发于天涯论坛,历史讲述部分不代表本号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