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团队在国际上首次成功实现5兆瓦化学链碳捕集系统自热连续运行,碳捕集效率大于95%,二氧化碳浓度大于90%,标志着我们在化学链碳捕集技术研究上取得重大进展,向工业应用迈出坚实一步。”9月27日,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岳光溪在东方电气碳捕集技术成果见证发布与交流推介会上,宣布了东方电气集团所属东方锅炉的世界最大化学链碳捕集装备系统全球首次试验成功这一革命性的创新成果。
见证发布会以“低碳绿能、筑梦同行”为主题,相关政府机关、能源行业、化工行业、电力行业、高校、科研院所的领导和专家200多人齐聚一堂,共话化学链碳捕集技术商业化、规模化应用路径。与会专家观看了世界最大化学链碳捕集装备系统试验宣传片。东方锅炉副总经理李维成介绍了化学链碳捕集装备系统的原理、结构和运行情况。
据李维成介绍,化学链燃烧技术是一种不同于传统技术的全新的碳捕集技术,通过载氧体将空气中的氧传递给燃料,避免空气与燃料直接接触,使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不被空气中的氮气所稀释,从而实现二氧化碳在燃料转化源头的自分离。化学链燃烧使用载氧体,李维成打了个比方,就像“氧气快递员”,把空气中的氧气带到燃料中燃烧,直接生成高浓度二氧化碳,实现了从源头捕捉二氧化碳,预期成本比传统碳捕集技术减少三分之二,是低成本、高效率、大规模碳捕集的颠覆性新技术。
“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是传统化石能源行业减碳的主要技术途径,是实现‘双碳’目标的战略支撑性技术,一旦实现规模化应用,将极大减少能源行业温室气体排放,为‘双碳’目标实现提供强大助力。”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东理工大学教授汪华林致辞时指出,化学链碳捕集技术的突破,不仅彰显了东方电气的创新实力,更为全球碳减排事业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化学链燃烧碳捕集技术在进行二氧化碳内分离的同时,能够保持较高的能源效率。本次中试,东方锅炉联合清华大学、法国道达尔能源、法国石油与新能源研究院等中外合作研究团队,实现了超过5兆瓦的全球最大燃料热输入,从燃烧的源头直接可以得到90%浓度以上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捕集效率达到95%以上,技术指标全球领先,该技术已经具备了逐步商业化、规模化的应用条件。
这项技术的应用将为全球电力、供热、石化、化工、油气等能源行业深度脱碳提供全新方案,对“双碳”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副校长姜培学教授也在视频致辞中指出,此次试验成功,不仅标志着在低成本碳捕集技术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更为全球能源体系的绿色低碳转型提供了可行的解决方案。
会上,东方锅炉与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院、四川大学、东南大学、中南大学签订了研发合作协议;与中国大唐集团科技创新有限公司、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陕西榆林能源集团横山煤电有限公司、山东兖矿国拓科技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西南化工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华润电力深汕公司、哈尔滨电站设备成套设计研究所有限公司签订了项目示范与合作意向协议。
人民日报社概况关于人民网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供稿服务数据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保护联系我们
人 民 网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