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大学化工学院2020级博士研究生李双阳是师生眼中名副其实的“斜杠青年”——他于读博期间创立了一家生物科技公司,截至目前已发表15篇SCI论文,先后获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天津市大学生年度人物等多项省部级荣誉,此外,他还手握国家级健身教练资格证……谈及这些,李双阳淡然一笑:“我只是‘笨鸟先飞’罢了。”
李双阳的导师、化工学院董岸杰教授评价他“非常有潜力,一旦确立目标,就全力以赴”。李双阳的微信签名处这样写着——Focus on what you need to do(专注于你要做的)。
高中时,家在农村的李双阳目睹了看病难的实际情况,于是他很早就开始关注临床医学相关院校。让老人看病方便点,让更多人受益于健全医疗,是他最朴实的心愿。2014年高考时,李双阳的5个平行志愿均为临床医学和药学。尽管他的分数不错,但由于他选择了不服从调剂,最终5个志愿均遗憾落榜。李双阳与所有梦想院校擦肩而过。“想到自己为高考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和牺牲,却只得到这样一个结果,我很不甘心。”李双阳说。
李双阳没有复读,他通过补招的方式到西北地区一所轻工类院校求学,但这并不代表他接受了落榜的现实。“以后的路那么长,只要我敢拼,我想还是有机会的。” 从离开家乡的那刻起,李双阳便暗下决心,要通过考研改变自己的命运。
在本科学习时,李双阳发现,很多教科书都是天津大学化工学院编写的,他还遇到了一位天大毕业的授课老师。“当时我们有一门课叫高分子材料,老师是做纳米药物的,他结合着自己的科研成果去讲课,我发现,这个专业是和医学相关的。”从那之后,李双阳对天津大学充满了向往,他将有高分子材料方向的天大化工学院确定为自己的跨专业考研目标。
日复一日的训练、有条不紊的规划、坚决有力的执行,李双阳以常人难以想象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即便跨专业考研困难重重,他还是凭着一股狠劲儿解决了一切。李双阳从头学习自己完全不熟悉的高分子领域专业书,只为实现当初立下的誓言。
李双阳给自己制定了严格的作息时间表,将学习、休息、运动有机结合。每天早晨6点半起床,晚上11点半睡觉,星期五下午去打篮球,他的作息从未改变。“做好时间规划,不要打乱计划,自律并且一直坚持,这些就是我的考研方法。”
在手机的使用上,李双阳更是一个“狠角儿”。为了能够专心复习,他索性买了一个只能打“贪吃蛇”游戏的诺基亚手机,这也是他考研期间唯一的娱乐活动。
有志者事竟成。这次,李双阳的努力没有白费。他成功考取了天津大学化工学院材料化工专业,成为董岸杰教授课题组的一名研究生,圆梦北洋。“高分子物理、高分子化学,这都是我们最核心的专业课程,他本科时候没学过,都是自学的。”董岸杰教授对李双阳印象很深,她说,那年的复试成绩,李双阳排名第一。
从造纸专业跨到材料化工,初来乍到,李双阳对于如何开展研究一无所知。初入实验室,由于缺少专业知识和实验经验,他感到十分迷茫。为了尽快适应新的学习征途,他付出了加倍的努力。“他们一天花10个小时看论文,我就花14个小时,不信我还赶不上!”李双阳说,一到天大,导师就告诉他,读研是“自我教育”的阶段,学生一定要有主动性,要认识自己、定位自己,在目标明确的前提下勇往直前。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导师的指导下,仅在1个月后,李双阳便确定了自己的研究方向——抗凝血涂层。
高考志愿滑档曾让李双阳错失学医的机会。如今能进行生物医学材料的研究,他感到十分开心,每天乐此不疲地进行实验。尽管繁重的科研任务让他疲惫不堪,但他一直坚持着。
硕士第一年,李双阳便以独立第一作者的身份发表了1篇SCI论文,影响因子为6.3,同时,他还获得了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并以专业第一的身份获得硕博连读资格,开始了人工血管的研究。
据《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1》显示,目前中国心血管疾病患病人数约有3.3亿人,众多的心血管疾病需采用小口径血管实现血管置换。截至2018年,我国大口径人工血管市场需求量为每年36.9万条,市场也主要由国外主导,而当病人所需要置换的血管直径在6毫米以下时,在世界范围内却没有任何一款上市产品,且迄今市场上依旧没有小口径人工血管产品推出。
“从目前来看,自体血管依然是受损血管的理想替代品,但是这个方案存在局限性。”李双阳说,自体血管来源有限,手术需要从患者自身截取一段健康的血管,这必然会对患者产生二次创伤,还可能引发并发症;此外,还有很多患者无法从自身找到理想的血管用于移植。长期以来,如何制得符合临床要求的人工血管一直是全球科研人员研究的热点。
这种6毫米以下人工血管,就好比一条窄路,稍有不慎就容易造成拥堵,血液如果流通不畅,就会造成血栓。那么鼎博官方网站,这样的血管该怎么做出来呢?
李双阳在董岸杰教授的指导下,和团队伙伴一起研究了目前常用的几类材料,他们发现,现有材料都存在着一些局限性。李双阳说,理想的人工血管既要能与人体的血液和组织相容,又要有一定强度不易变形,还要具有与天然血管类似的自愈合能力并能在人体内保持长期性能稳定,等等,因此其研制过程需要突破一系列关键技术。
“小口径人工血管的研究一直都是难题,而从生物材料仿生角度入手,也许可以拨云见日。”李双阳设想模仿天然血管的多层结构,搭建一种双层结构的人工血管。
面对一个个难题,李双阳和团队伙伴创新地把人工血管分为两层去分别突破。他们将抗凝血的两性离子水凝胶层当作血管的内壁,使其管腔具有超亲水性和比天然血管内皮表面更佳的超润滑性,“蛋白质等都附着不上去”,避免了管壁血栓的形成。同时,他们利用大强度水凝胶作为人工血管的外层,使其具有很好的顺应性和缝合强度,且在长期使用中不易变形或扭折成角,针穿刺后不渗血。另外,这样的人工血管因为微孔尺寸小于细胞尺寸,能够避免炎症细胞的浸润,降低炎症反应,避免增生和狭窄,可以和人体和平共处、相安无事。
值得一提的是,该人工血管内层的氟化水凝胶不仅具有抗凝血功能,还增加了人工血管可视化性能,能帮助医生对植入后的人工血管形态进行无创精准监测,让医生随时可获得准确、动态、整体的三维信息。
在长达1年多的时间里,他经常是早上6点多就到实验室,有时候一抬头就已经是夜里2、3点。“那段时间身体消耗非常大,但当无限接近成功时,我每天早上一醒来就觉得,今天要做的事情是多么令人激动。”
经过李双阳和团队伙伴的埋头钻研,“体内精准可视化小口径人工血管”终于研发成功。
“人工血管的制作周期一定要短,制作过程要便捷、可定制,因为患者们等不起。”李双阳清楚,对那些命悬一线的患者而言,每分每秒都格外珍贵。
目前,与国际上已公开报道的最前沿技术相比,该款小口径人工血管产品的制备周期从1.5个月减少至仅仅10分钟。更重要的是,李双阳采用的技术相较于传统的组织工程技术,其成本大幅降低。
精力旺盛的李双阳永远在向前奔跑。如今他已经发表了15篇SCI论文,其中以第一/共一作者发表了5篇,包括4篇10分以上的一区Top期刊,他还申报了4项国家专利。李双阳不希望自己的成功只存在于论文里,他最大的愿望是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将自己的所学运用到临床,真正造福于民。于是,一颗创业的种子在他的心里悄悄萌芽。
为了让科研成果落地,李双阳组建了创业团队并创立了天津心衢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目前,公司已经研发出“体内可视化小口径人工血管”“用于血液接触型医疗器械表面的抗凝血涂层”及“心包防粘连补片”等一系列产品,经科技部科技查新报告认定,相关技术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前不久,公司成功入驻了天开高教科创园,扎根天津市创新创业新高地。
在不少人看来,创业耗时耗力,对博士生而言太过“折腾”,因为博士生的首要任务还是科研。创业之初,他心里也挺没底:“博士生能这么‘斜杠’吗?导师会不会觉得自己‘不务正业’?”
然而,导师董岸杰教授的一番话给了李双阳定心丸。她说:“年轻人要有认识自己的过程,得给他机会出去闯一闯,他才能多方面认识自己的能力。”在她看来,根据每个学生的性格特点分配课题,往往能调动起学生更高的积极性。董岸杰教授把偏转化应用的项目有意安排给了李双阳,她相信这样更加便于科研成果落地。
2021年,在学校“三全育人”“五育并举”人才培养综合改革的背景下及导师董岸杰教授的鼓励下,李双阳带领团队参加了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和第八届“创青春”中国青年创新创业大赛。在大赛现场,李双阳将水凝胶预聚体缓缓注入小口径人工血管模具中,用手轻轻握住模具,短短10分钟后,一段6厘米长、直径仅6毫米的人造血管就诞生了。凭借这个成果,李双阳团队拿下了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第八届“创青春”中国青年创新创业大赛及第十三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国家金奖。
此外,在“创青春”中国青年创新创业大赛中,他带领团队从42个金奖项目中胜出,获得了5个“最具”奖项之一的“最具社会价值”奖。“相比于金奖,这个荣誉对我们而言,无疑更为厚重。这是我们肩上沉甸甸的使命,希望我们能够把这项科研成果转变成真正造福人民的产品。”他说。
今年5月,在天开高教科创园开园暨发展大会上,李双阳作为天津市唯一的学生创业代表向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万钢,中央政治局委员、天津市委书记陈敏尔及教育部、科技部、中国工程院等相关部门领导汇报了公司进展。4月,在国际大学生创新创业成果展上,作为天津市学生创业团队的代表,李双阳向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怀进鹏及重庆市委副书记、市长胡衡华等领导汇报了项目进展。
李双阳的创业事迹先后被“新闻联播”“央视新闻”、《中国青年报》等多家媒体报道,他先后获得“全国大学生就业创业典型人物”和天津市大学生创新创业奖学金特等奖等荣誉,入选“‘科创中国’青年创业榜单-天津U30”。走在天开科创园这片创新创业的热土上,李双阳说:“我们充满希望、干劲十足,立下了抢抓生物医药产业未来发展机遇、力争在5年内实现产品技术市场化的目标。”
很多人好奇,博士生李双阳是如何做到多方兼顾的。他说:“这一切都要感谢健身,是健身让我的身体始终保持好的状态,能折腾、有干劲!”
别看现在的李双阳是一个肌肉,以前的他可是一个小胖墩儿。由于课业繁忙、缺乏锻炼,再加上家人的悉心照料,在高考备考阶段,李双阳成了“小胖子”。曾经的骄傲少年因为肥胖而少了一些自信。“我当时在心里安慰自己,等考上了大学,一定好好减肥。”
刚去西北上大学的时候,李双阳因为水土不服暴瘦30斤。这让他在喜欢的篮球场上毫无对抗能力。同学们组队的时候即便缺人也不带他玩,他在打球时无论怎么叫喊也无法摸到球。“我做梦也没想到,曾经胖的时候我自卑,结果瘦下来了还是倍受打击!”他在心里暗暗发誓,一定要靠自己的双手改变现状。
李双阳只用了1年时间,就让自己变成了拥有6块腹肌的壮汉。“课少的时候我每周至少训练5次,每次健身之后都要吃鸡蛋清和鸡胸肉。”在外出实习期间,他也会在晚上回到酒店后完成不少于1个小时的无器械式健身。健身已成为他生活的一部分。
当健壮的李双阳回到篮球场,他的出色表现让大家眼前一亮。他以首发得分后卫的身份助力所在球队2次夺得校级篮球赛冠军。“大家明显更愿意跟我玩球了,这一年的付出没有白费!”
研究生期间,即便科研压力很大,李双阳也坚持每周健身。他为自己做好了时间规划,希望在搞好科研的同时拥有强健的体魄。
饮食方面,他延续了从本科起便一直保持的习惯——少吃高热量食物、少喝含糖量高的饮料。当准备考国家级健身教练资格证时,李双阳的饮食更加规律了。他每天的早饭是4个鸡蛋清,午饭是牛肉或者鸡胸肉,晚饭则是自己简单拌的蔬菜沙拉。
如此辛苦也能一直坚持,李双阳说:“健身的目的就是让自己保持健康,有一个好的状态去做科研及其它工作,一旦放弃,之前的努力就全都白费了。放纵只会带来一时的快乐,而当我坚持过后,我会感到无比爽快。”
李双阳也在尽可能地帮助更多的人积极锻炼。“不断有同学问我可不可以带他们一起健身,我就想着去考一个国家级健身教练资格证。”考取成功后,为了让自己的资格证物有所值,李双阳成功竞选了学校体育总会双校区主席,策划了健身知识讲座等一系列活动,帮助同学们科学健身。
尽管有这么多闪光的经历,李双阳并不认为自己有过人之处。“我其实就是‘一根筋’,无论是健身还是学习,我就是凭着一股不服输的倔强在拼。当你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的时候,你就会迸发出无穷的潜力。”
让家人为自己骄傲,一直是李双阳鞭策自己的“座右铭”。10多年前,他不想再让父母因为自己打架而被老师“训话”,于是开始认真读书,总是于放学后在借宿家庭的厨房里看书到深夜。后来,李双阳以全校第25名的成绩考进了县城最好的高中。今年4月,他的妈妈作为优秀学生家长代表来到天津大学参加表彰活动,并在台上发言。李双阳在朋友圈发了和妈妈的合照,配文是“上一次你被叫到学校还是因为我惹是生非”。
李双阳说:“一个‘不学无术’的‘学渣’逆袭成为‘985’高校学生代表,这样的话题总会吸引很多关注。我知道很多事情只要努力就会有结果,所以只要自己肯付出就不会有太难迈过的‘坎’。”
面对一个个全新的挑战,李双阳从未轻言放弃。导师董岸杰教授虽然会担心李双阳的压力过大,却也支持着他继续往前走:“即使失败了,那也将是他人生中一段丰厚的经历。”
志行万里者,不中道而辍足。面对学弟学妹们,李双阳说:“如果说有什么是我能分享给你们的,那就是请你们一定不要认命。这辈子,总有一些东西值得你去拼一把。成长这一路,没有人会一帆风顺,你可能落榜,也可能身材较差,但请你相信,没到终点,一切皆为变数。我们要只争朝夕,做自己命运的主人!永远告诫自己,关于梦想,唯有坚持终可实现!”
津云新闻讯:筑梦新时代,青春再出发。7月5日,天津大学2024年研究生毕业典礼在卫...
青年者,人生之王,人生之春,人生之华也。博士后是青年人才群体中最具创新能力、...
央视新闻客户端消息(新闻联播):7月3日至4日,中央、国务院副总理...